原来我爱你,在母亲节这一天同样说不出口!

 

 

 

5月13日,每年五月第二周的周日,是母亲节,一个在中国流行的“洋节。”

它像一个喧嚣的“嘴替”,突兀的出现在了中国节日中,以“爱妈妈”的名义在中国流行起来。可一生内敛含蓄的中国人,“我爱你”三个字终究只存在行动之中。

 

 

关于这次母亲节,百维小编想和同事们想聊一点真实而又普遍的话题。

 

点击【母亲节采访视频】,穿越采访现场

 

 

会给妈妈过母亲节吗?

 
 
 

“我们小时候都不知道有母亲节。”

“小的时候听说了这么一个节日,为了追求“洋气”,开始给妈妈过节,一直到现在。”

 

“我讨厌母亲节,父亲节,不知道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节日。”

 

“我觉得在母亲节送礼物就像是平时没做到位,自我找补的安慰剂,可能妈妈根本不需要。

 

母亲节不该只是形式!
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会在这天给妈妈送礼物,说我爱你吗?

 
 
 

 

“不会。开不了口”

“完全不会,但我内心是爱她的。”

 

“母亲节只是洋节,我爱妈妈,从来不只在这一天。”

 

“她要或许是陪伴,而不是礼物…当然要是能带着礼物去陪伴她会更高兴。”

“基本不会,他们每次都会表示不喜欢,浪费钱。”

“我和我妈都是很强势的,你们可以想象我们平时怎么相处的。”

 

 

 

比起礼物,妈妈可能更希望见到你,和你聊聊家常。

 

 

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母亲老了的?

 
 
 

 

“我从来不认为我妈老了,我觉得她越来越年轻了。”

“我不觉得她老了,她现在很喜欢在网上买衣服,打扮自己。”

 

“就是有一天,我发现她的记忆减退了。刚刚自己放的东西,转头就会问我在哪儿?”

 

“我妈妈以前是很干练,利索的人。家里一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,但有一天我发现和以前不一样了,没有精力像从前一样了。当我认识到妈妈老了的时候,我很生气,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?”

 

 

 

如果妈妈老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,那就像她陪伴我们长大一样,陪伴她优雅的老去吧!

 

 

你妈妈做过比较”逆天“的事吗?

 
 
 

 

当时不能理解,或者很惊讶我的妈妈居然能做到这样的事,好厉害。

 

 

“我其实是超生。我妈妈生我的时候才七个月,藏了七个月被发现,然后被拉去引产,很幸苦才有的我。

我妈后来给我说这件事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是,为什么不放弃呐?干嘛让自己那么幸苦。

 

“有一次,我妈带着我去一家人家里办事,那家人的狗直接从屋子里冲出来了。我妈很害怕,想用什么挡住跑来的狗,但惊慌中忘记了我是她女儿,抓起我挡在了她的面前。当时她绝对吓惨了……”

 

 

 

 

妈妈不是天生的超人,因为有了你我才学会无所不能。

 

你挨过“莫名其妙”的打吗?

 
 
 

 

当时并不认为自己该挨打。

 

“我小的时候,父母每天都忙着干活,我们还没醒父母已经下地了,等他们回来我们基本上都睡了。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管我们,基本上挨不到打。

唯一一次挨打算是我主动讨来的。

那时候,电是稀罕物,我会好奇电灯为什么会亮?

有一次去村里面打面粉,那家人家里没有人。当时的灯是用插座和插头控制。插上就亮了,拔了就关了,我很好奇,很感兴趣,然后就拔了插,插了拔……一不小心没插好,手就划到了插口,被电了一下。

当时感觉好稀奇,回家后给家里人讲,被狠狠地打了一顿。

 

那之后我妈妈总会偷偷地看着我,看到我玩电就会打我。

但是她不阻止我的好奇心。那个年代,家里大件就是收音机,我也好奇啊,怎么就会响。

小学三年级我就能自己组装收音机,因为在妈妈的包容下我拆了很多台收音机。

 

现在回想起来,家里对我的包容性真的很高,每次搞坏东西也不会过于责骂我,阻止我继续好奇。”
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怕你受到伤害,又怕抹杀你爱好的妈妈,爱你在每一次关注你的眼神里。

 


原以为身边的同事都会很热衷这个节日,表达内心的情感。结果采访公司数十人,覆盖了60-00年代的同事后,才发现在情感表达方面,大家都是内向的,往往爱常在口难开。

曾经看到过一句话:

"

每一个闪闪发光的我们,背后都有奋力托举的父母。

"

 

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调性或许没有让我们学会开口说爱,但你每一次的陪伴和理解都是在告诉妈妈,我爱你。

 

希望大家记得爱妈妈,不止在母亲节这一天。

 

END

 
 
本文照片只为展示百维同事与家人互动,与文字内容无关
 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排版 | 王小琴/唐思仪
       文案 | 王小琴/黄莎
审核 | 徐吉琳